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寻医问药 > 专家在线
编号:10742443
大肠癌:诊疗宜全面 预防靠普查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2年10月17日 《当代健康报》 2002.10.17
     发病:与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关

    对于大肠癌的发病原因,徐忠法主任作了系统的介绍。他首先从大肠癌的分类谈起,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,从目前来讲,它发病的病因虽然还不是十分明确,但有些因素却是能够确定的。

    像非息肉性遗传性大肠癌,占该病发病率的5%,就有明显的家族性,再如家族腺瘤性息肉病(FAP),也能体现出家族性遗传倾向。它的发病特点为:一般是到一定年龄时发病,比如20岁左右,但最终息肉都将发展成为直肠癌或结肠癌。

    除遗传因素以外,单个息肉也可逐渐发展成为大肠癌,据统计,60%~80%以上的大肠癌都是从息肉基础上发展成的。因此,早期发现息肉并加以正确的治疗对预防大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    另外,除了单个息肉以外,单个细胞的突变也是诱发大肠癌的因素。“当然”,徐主任进一步解释,“由于人体有抗病能力,并不是单个癌变细胞就会导致大肠癌,这里面还有一个外在的环境问题。”他继而解释,像经常性的慢性肠炎等一些肠道慢性炎症,就可成为癌变细胞扩展的“优良土壤”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徐主任还指出,不良的饮食结构如高脂、高蛋白饮食等也是大肠癌发病的一个因素。国内曾有专家做过一项调查,在调查中他发现,经常吃红烧鱼的人大肠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。徐主任在这项调查中也提到,煎炸之品吃多了,对肠道的正常代谢产生了负面影响,从而肠癌的发生就有了可能。这也是为什么一提大肠癌就提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预防:完善高危人群普查制度

    普查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,那就是早期发现肿瘤或致癌因素,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。据徐主任介绍,普查并非人人都要进行,主要应针对大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。对于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,他又做了具体的介绍。

    首先是有家族性大肠疾病的人。像家中直系亲属曾有人得过大肠癌或有过大肠腺瘤病的历史。

    再如曾经有过结肠病史的人,如慢性大肠炎症患者等,也属大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在此基础上,徐主任又进一步概括道,凡40岁以上,经常有大便带血、发黑等症状的人,不管是痔疮还是其他一些小毛病,都应积极开展普查,以防出现意外。

    另外,曾经患过其他肿瘤、有接受盆腔放射历史以及血吸虫病的人们,也属于大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。

    在谈完大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后,徐主任开始介绍普查的具体方法。他说,普查方法一般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序。最简单的方法是做个大便潜血实验。而最直接的检查则是肛门指诊,这是检查是否患有直肠癌的重要方法。如果肿瘤可能出现的位置较高,则可用结肠镜检查,而且,肠镜除检查之外,还可在发现息肉后直接切除,从而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。

    另外,一些大型检查如CT、磁共振以及Pet等在确定肿瘤发病范围以及病变性质等方面均能起到“一查定乾坤”的作用,尤其是Pet,在肿瘤的早期,不易被各种检查发现时,它已能准确测得肿瘤的存在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谈到这儿,徐主任话题一转,他指出,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检查方法,但我们的早期诊断率还是很低的。约有90%的患者在确定诊断时已是中晚期,这与我们的普查开展跟不上有着很大的关系,而且,中晚期患者偏多一直是大肠癌生存率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徐主任呼吁,大肠癌的预防,仅仅有各级医生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,整个社会都应重视起来,对于有条件进行普查的机构部门,应该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来搞,至少对高危人群应该做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治疗:综合与特色相结合

    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。手术又根据发病部位、阶段等的不同而各有差异。徐主任举例介绍道,像早期的大肠癌,可采取最大限度保留机能的手术方法,比如通过腔镜进行局部切除;而大部分患者来就诊时已是晚期,因而应进行根治性切除。在以前,根除术要将肿瘤所在器官大部分以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块统统切除。如肿瘤发生在结肠,半部结肠都要切掉,如发生在直肠,则要行经腹、会阴联合切除术,乙状结肠、直肠、肛门都要切掉,将对患者的一些器官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“现在不同了,”徐主任进行了对比介绍,“随着早期病例的增多、术式的不断成熟,手术中保留肛门的比例已越来越高。在理论上,距离肛门6厘米以上适当期别的肿瘤在行切除手术时,肛门都有保留的可能性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徐主任介绍了他们开展的几种特色治疗方法。首先是全系膜切除术(TME手术),这种手术在切除的彻底性上较其他手术大有提高,尤其是对保肛病人来讲,复发率更低,生存率更高。其次是肛门重建。必须行肛门切除术时,徐主任也有办法。他利用球海绵体肌重建肛门外括约肌,利用带蒂小肠肌段重建肛门内括约肌,这样就“造”出了一个新“肛门”。临床调查显示,这种肛门在重建后主要功能都达到很好的水平。曾有一位60岁的女性直肠癌患者,在手术切除直肠和肛门后,进行了肛门重建,如今十几年过去了,医院再回访时,老人依然健在。

    各种特色疗法都是以综合治疗为依托的。徐主任说他们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手术、放疗、化疗三结合,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。他举例介绍,比如一个晚期直肠癌患者,在治疗时可先采取术前放、化疗,使病灶缩小,同时控制全身转移,然后在适当时机行根治性手术,术后再采取放、化疗,这种综合治疗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,而且肿瘤局部复发的几率也大大降低。

    最后徐主任还谈到了一种基因疗法。这种疗法主要是针对大肠息肉的。在过去,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或内镜切除为主,这类方法对于单个或几个息肉是很奏效的,但对一些多息肉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的患者,肠壁上长满了小息肉,手术只能是将整个结肠切除。徐主任在两年前曾对息肉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,在此之前,国外研究发现,大肠息肉患者的COX-2基因大都呈过度表达的状态,徐主任把这一信息用在对我国患者的测试中,结果发现,这种基因的过度表达更为明显,因此,他就采用COX-2基因抑制剂对大肠息肉患者进行药物治疗,目前已治疗了20多例,已有60%的患者息肉已经消退,其中有些已经完全消退。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。徐主任说,将来如果能再找到大肠癌基因表达中的异常因素,治愈癌症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。, 百拇医药